新闻热线:0557-3035678投稿:suzhouxinwenwang@126.com广告投放:0557-3054418
首页 > 正文

中小学生购书行为研究报告:少年儿童爱读什么书
2022-05-26 08:21   来源:光明网   作者:   

【研究报告】

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9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正处在建立知识结构、发展兴趣爱好关键时期的少年儿童而言,涵育浓厚的阅读热情、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随着少年儿童阅读备受重视,童书市场逐渐繁荣。少年儿童中,占比最多的是中小学生。他们的购书行为呈现怎样的特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中小学生在图书购买和阅读上各有何偏好?怎样为其阅读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力推动?

本研究抽取《国家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的CNONIX标准数据交换数据,重点跟踪部分省市线上平台和实体书城的中小学生购书数据,深入分析得出结论,为提高中小学生阅读品质提供参考。

依据图书内容特征,本研究将图书划分为教辅书和一般书两大类,其中一般书包括主题出版、文学、科普、漫画、社科、生活等6个类别。

1.中小学生2021年购书情况总体画像

数据显示,2021年,调研省市的中小学生全年购买图书25513本,其中9月和12月是全年购书的两个高峰期,图书购买数量分别占全年的10.98%和6.02%。9月正值新学期开学,中小学生往往会根据学习所需大量选购图书。而12月寒假即将开始,很多孩子也会购买图书丰富假期生活。

在购书类别方面,2021年教辅类图书占据了中小学生所购图书的“半壁江山”,占比达55.59%。一般图书中,文学类书籍表现亮眼,占比达22.36%;理论、党史等主题出版类图书位列第三,占比17.56%。其他类别占比较低,漫画类为2.19%、科普类为0.96%、社科类为0.85%、生活类为0.49%。

从中小学生购买的教辅书看,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学生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华字典》(第12版·双色本)等。二是同步学习类,如教材全解、随堂练习等。三是非同步学习类,如专项训练、复习试卷、文教读物等。从教辅书所涉科目看,数学、英语、语文上榜最多。此外,因为各地拥有中考、高考自主命题权,故而教辅图书地方化、特色化特征明显。

从一般图书购买量榜单可以看出,文学类图书上榜书目占比最大,主要由国内外经典名著、中小学生课外推荐读物和畅销书构成。如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外国文学名著《百年孤独》;现当代文学名著《红岩》《创业史》《骆驼祥子》《平凡的世界》;畅销书方面,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恶意》、刘慈欣的《三体》等吸引了大批青少年。

202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古文观止》《红星照耀中国》《朝花夕拾》《傅雷家书》等入选目录。“快乐读书吧”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栏目,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习得基本的阅读方法。时代文艺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等都推出了“快乐读书吧”系列丛书,广受欢迎。

科普类、社科类、漫画类、生活类四类图书是中小学生图书市场的“后起之秀”。《2021年农家历(农历辛丑年)》和《预防近视爱眼护眼挂图》分居一般类图书消费Top60榜单的第13和第27位,反映出学生掌握农家历的热情以及爱眼护眼健康意识。社科类上榜书目有《思考,快与慢》《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漫画类上榜书籍中,《半小时漫画世界史2》由陈磊携团队创作,将世界历史以漫画形式呈现出来,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快速了解历史知识点。

2.性别维度下学生购书行为特征分析

男生女生购书类别有差异,男生购买教辅占比大。

数据显示,男生购书数量大,女生购书人次多。近一年来,男生与女生购买量最高的均为教辅类书籍,但占比不同,男生占比65.03%,明显高于女生的45.57%。

男生购书类别占比排序为:教辅类(65.03%)、主题出版类(17.19%)、文学类(13.35%)、社科类(1.62%)、漫画类(1.50%)、生活类(0.85%)、科普类(0.46%)。

女生购书类别占比排序为:教辅类(45.57%)、文学类(27.93%)、主题出版类(16.65%)、社科类(3.84%)、漫画类(2.57%)、生活类(2.18%)、科普类(1.26%)。

男生偏爱主题出版类,女生偏爱文学类。

一般书购买数据显示,男生购买占比最高的为主题出版类书籍,占比49.15%。在文学类图书购买中,女生购买量占比51.32%,远超一般书其他类别。男生购买量最多的是《三体》,其后依次是《稻草人》《红岩》等。女生购买量最大的是《古文观止》,其后依次是《莫砺锋教你读古诗》《红星照耀中国》《意林 感动卷》等。男女生购书文学类Top20榜单数据显示,男女生均爱买小说。男生购书榜有13本小说,女生榜有9本小说。其中,男生喜欢情节性强、科幻类的文学作品,女生则偏好抒情性、推理类的文学作品。

3.学段维度下学生购书行为特征分析

(一)小学生购书行为特征分析

小学生购买类别占比排名前三的是教辅类(44.76%)、文学类(26.95%)、主题出版类(21.85%)。

一般书中,小学生文学类图书购买占比为26.95%,所购图书题材涉及历史、科幻、悬疑等,有中外经典名著,也有传统国学文化读物以及畅销书。小学生购买量最高的漫画书是半小时漫画系列。该系列总发行量超过2000万册,证明以漫画形式普及历史文化具有较大吸引力。

教辅方面,存在超学段购书现象。比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内容超小学生学段。社科类图书对小学生而言较为难懂,因此占比较小。此外,还出现了诸如《图解人工智能》等涉及前沿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类读物。

(二)初中生购书行为特征分析

初中生购书类别排名前三的是教辅类(71.02%)、文学类(17.49%)、主题出版类(9.11%)。

教辅书中,初中生购买量较大的主要是习题集和基础知识类图书。一般书中,初中生购买占比最多的是文学类图书。文学类图书最受欢迎的3本是:《古文观止》《三体》《红星照耀中国》。文学类上榜图书题材内容丰富,涉及传统文学经典、外国名著、现当代散文、玄幻推理小说等。

漫画类也是初中生较为喜爱的图书类别。漫画类购买量最大的3本是:《父与子全集3·我是大富翁》《父与子全集1·快乐的生活》《机灵宠物车脑力挑战大迷宫:开心乐园》。虽然购买者和阅读者多为初中生,但其中部分漫画类图书的读者定位是“少儿类”,如《爱德少儿:青少版经典名著书库·名人传》《儿童百问百答37惊人科学事件》等。

(三)高中生购书行为特征分析

高中生购买类别排名前三是教辅类(44.85%)、文学类(42.46%)、漫画类(3.86%)。

教辅书中,购买量前5名都是工具类图书,购买量最大的是《高一开学必备工具书套装》。从购买量前Top中的教辅书类型来看,占比较高的是教材解读类教辅书和工具书。

一般书中,高中生最青睐的是文学类图书。在一般书购买量Top50中,上榜文学类占比达78%,包括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现代畅销书等。文学类图书购买量排名前5位为:《恶意》《四大名著大字本:西游记(上中下)》《朝花夕拾》《了不起的盖茨比》《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漫画类和社科类图书分别拥有一定比例的读者,二者消费情况接近。高中生购买其他类别图书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可见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选择更为多样。

4.中小学生购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购书行为的因素有:

学习需求。出于课业学习的需要,无论从性别维度还是从学段维度来看,中小学生教辅书的购买数量占比是最大的。2021年,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大幅减轻,空余时间相对充裕,出于提高学习质量、培养自学能力等考虑,优质教辅书的需求量仍然可观。

认知特征。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具有鲜明特征,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尚在发展之中,这是决定购书取向的重要因素。例如,阅读文字内容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逻辑思维,对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形象生动的漫画更有吸引力,能够激发阅读欲望,引导他们进入丰富多彩的故事空间。漫画还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锻炼其形象思维。

经典魅力。文学类图书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从统计数据看,中小学生的文学书籍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外经典文学名著,如四大名著、《海底两万里》等,以及近年来的热点畅销书,如《三体》《百年孤独》《白夜行》等。社交媒体时代,读者能够通过更多样的渠道链接到图书资源,但经典永不过时,它们启发着一代代青少年,具有长盛的生命力。

政策导向。近年来,主题出版类图书受到广泛欢迎,也带动了中小学生相关消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级党政机关和学校纷纷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相继开展,社会各界学习党史、庆祝建党百年的氛围浓厚热烈,对青少年的信念志向、人格追求等形成了积极导向,也直接促进了青少年购买党史读物等主题出版类书籍的热情。

兴趣偏好。中小学生购书榜单中不乏一些小众图书,如《古琴的常识和演奏》《花鸟工笔写真》等,涉及音乐、美术等各个方面,可见中小学生的阅读口味是多元、多变、细分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购书渠道,也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台,使得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最大程度满足。

5.多方合力创设环境,提升分级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需求与身心健康成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今天,要正确指导中小学生购书及阅读行为,提高其甄别能力,使其在“开卷有益”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家长:引导孩子与好书交友,鼓励其拓展知识储备。家长是孩子购书的“把关人”,应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为他们的购书行为提供指导。在为孩子挑选图书时,要考虑到图书的内容质量和思想倾向,同时也要结合其阅读水平、兴趣爱好等,为其筛选出适合的书籍。调查发现,当下不少小学生已开始阅读社会科学或智能技术方面的书籍,如《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即使是面向青少年的通俗科普版本,也涉及很多专业领域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从拓展知识储备的角度出发,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购买、阅读此类书籍,并陪伴孩子阅读,帮助孩子理解图书内容。

教育主管部门:完善分级阅读体系,净化网络阅读环境。可考虑成立专项工作委员会,针对我国青少年分级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标准和相应解决措施。分级阅读需要建立综合化指标,除了审美性、知识性、科普性三个重要考量外,还要结合中小学生兴趣爱好、社会变迁引发的知识需求演变而不断迭代升级,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阅读标准、评价体系、测评体系。同时,加大对青少年分级阅读的引导和督促,联合多主体力量引导青少年分级阅读,制定相应标准,以保障分级阅读的长期有效性。此外,要注意数字化阅读时代的新变化,在制定策略时紧跟最新趋势、着眼紧要症结。例如,当下数字化阅读极大开阔青少年眼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阅读内容的不可控性和无序性。教育主管部门应着力完善过滤不良信息的功能,净化网络阅读环境;同时,积极完善线上图书销售和推荐系统分层,对相关平台进行监督追责,以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

学校:分级阅读融入课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学校在把握好课本教学的同时,应开发设计针对性的阅读课程,研制与大纲课文相关的、不同层次水平的阅读材料,对不同阅读层次的学生进行引导。可与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领域专家展开合作,将分级图书的阅读教学融入课堂,指导学生的购书行为,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更精细化的、因材施教式的教育效果。学校还可设置不同年级的阅读室或图书角,并根据年级开展图书朗诵、篇目表演、趣味知识竞赛之类的丰富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自主参与,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出版机构:关注中小学生阅读需求,打造丰富的分级阅读文本。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阅读需求,精准策划选题、推出分级阅读文本。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韩国“微笑花生”直营幼儿园开发了“人教·我爱阅读 儿童分级阅读书系”,旨在帮助3-6岁儿童在亲子阅读中轻松识字,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自主阅读;中信童书推出分龄重点新书产品,还面向读者推出“家庭分龄阅读图书馆”,通过“图书+售后阅读指导+社群服务”的模式,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及其家长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阅读指导和切实帮助。

总之,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出版社、图书馆等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图书分级发展,才能让图书教育系统化、科学化,切实为孩子们搭建起成长的阶梯。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为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秦艳华、郑伟、付震宇、王希贤、董慧、张诗悦、杨禧羡、曹仁杰、李钢等)


相关热词搜索: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