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宿州市农科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其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学懂弄通、融会贯通。
宿州市农科院注重“三个强化”,即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使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高质量扎实开展上来;强化联学联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做到农业科研与理论学习“两不误”“两促进”,进一步提振作贡献、促发展、建新功的精气神;强化履职尽责,推动发展有力有序,大力培育国家或省级审定(认定)的新品种,同时,做好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申报的省重点研发计划长三角合作项目,持续开展“科技服务县区行”活动,组织33名科技特派员服务33个乡村和16个新型经营主体,及时解答农户技术难题。
今年,宿州市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宿豆051”亩产达343.56公斤,刷新安徽省大豆高产纪录。
目前,宿州市农科院正在围绕“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主题,针对小麦种业企业、乡村振兴等领域,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确定正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解剖式调研,找准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列出了优质专用品种少、栽培技术不到位、科研设备老化,不能满足科研需求等“问题清单”,并明确了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牵头负责人。
宿州市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猛表示:“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科技强农”的历史使命,针对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栽培等技术不到位问题,攻坚克难,大力推动农业科研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力,围绕绿色、优质、高产等目标,选育适宜黄淮海地区种植的各类作物新品种10余个。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查摆问题整改,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新动能,把更多科研成果留在农家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的科技支撑。”
全媒体记者:何家迅
新媒体编辑: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