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7-3066397投稿:suzhouxinwenwang@126.com广告投放:0557-3054418
首页 > 正文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宿州:河水长流 芳华依旧
2024-07-01 08:29   来源:安徽经济网   作者:   

千年河水悠悠,华夏岁月峥嵘。近日,“何以中国·沿着大运河看安徽”网络主题活动在宿州、淮北两地开展,此时,众人跟随悠悠运河的脚步,踏上寻找历史遗迹的路程。回顾历史,公元605年,隋炀帝先后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形成了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全长2700公里的隋唐大运河。大运河安徽段是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经淮北市和宿州市,全长180公里,淮北市境内运河长为42公里,宿州市境内长138公里。其中,宿州是一座因大运河而起、而兴的城市。看潺潺河水,奏响文明之歌

六月里,夏日烈阳灼烤着水泥地板,走入宿州新汴河景区,便纳入一片阴凉之境。

“这一段是去年十月份开放的,这里所有的夜游项目都将在这个码头登船。”宿州大运河遗址公园项目负责人庄前涛指了指“三八河”以南,状如“小渡口”之地,“另外,现在河北侧也基本完成建造作业,将在高处做一个观赏区。

庄前涛说道,其所有项目都在以保护为主的基础上,接而充分地开发利用。

其实,新汴河景区的故事起源于1966年冬,为彻底治水,解决内涝,全长137.8公里的新汴河被开挖,是目前流经宿州市境内最大最长的河流,也是安徽省治淮水利系统的重要枢纽,对宿州市排涝、防洪、浇灌、人畜饮水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

如今的新汴河宿城段,已改造成水利风景区,集休闲、观光、健身、娱乐、旅游为一体。西起京台高速,东至宿州闸,全长15公里。

另一处,在大运河泗县段,古汴河水依成熟已收的金黄色庄稼地静静向远处流淌。

据了解,汴水,在宿州当地又称古汴河,指的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作为安徽运河段唯一一处有水的河段,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历史风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早在2013年,隋唐运河泗县段就被批准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运河泗县段西起汴河与环城河东端交口处的新虹桥,东至汴河与新濉河交汇处约5.8公里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处世界遗产。当下,新建的与古老的汴河之水仍源源不绝地浇灌着两岸沃土,育养着两岸生灵。落日之后,夜幕已至,新汴河景区四周的居民在河两岸聚拢着,随即,二胡声也绕着廊亭、沿着河水婉转悠扬起来……听遗址往事,感悟历史芳华

“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这是苏轼描述在宿州过元宵节所见繁华景象,目不暇接、星火灿烂,又青山如黛、春水荡漾。从2003年开始,大运河泗县段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瓷器残片和唐宋古钱等珍贵文物。“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因主带留在汴水带,所以唐宋时期又称为汴河。汴河促进了唐宋时期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为了保障漕运,于公元809年建立了宿州。”在汴河博物馆内,讲解员向来访者们一一介绍着宿州依汴河而起、依汴河而兴的发展史。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宿州西关步行街运河遗址、宿州埇上嘉苑运河遗址等历史资料图文尽数展示,除此之外,汴河出土的瓷器标本、汴河开挖的还原场景、中国大运河水道图同时无声诉说着历史往事。

汴河博物馆位于安徽宿州新汴河景区南岸,外形似扬帆远航的巨轮,上部风帆为红色,分别展示新汴河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博物馆的落成,对于保护汴河遗址,传承汴河文化,弘扬新汴河精神,普及水利知识,青少年研学等都起着重要意义。

“这两只镇水神兽是2018年和2020年分别出土于运河边,传说此兽极擅水性,尤其喜欢以河妖为食,因此又名吞水兽、吸水兽。”泗县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这两只专职于运河岸边镇水的神兽,寄托了当地人们希望他能够镇水伏妖的愿望。据了解,泗县博物馆共分为三层。一层是大厅、石刻专题厅和临展厅,主要展览泗县出土重要汉画像石刻、碑文及举办临时性展览活动;二层是通史展厅,主要展示泗县两千余年历史发展脉络,介绍泗县重要人文古迹及大运河泗县段遗址情况;三层是泗州戏专题展厅、古鞋专题展厅及非物质遗产展厅,主要展示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民俗生活。

悠悠汴水,流淌千年。在这条弥足珍贵的活水脉络上,除了新汴河博物馆、泗县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遗址等大运河丰富的文化遗产,全面讲述大运河故事,打造运河文化展示的窗口。



相关热词搜索: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