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7-3066397投稿:suzhouxinwenwang@126.com广告投放:0557-3054418
首页 > 正文

两会好声音|省政协委员关雁翎:服务国家战略落地 履行好国有大行职能
2025-01-23 08:54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作者: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今年的安徽省两会上,通报了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面部署2025年全省工作。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如何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对此,记者采访了省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关雁翎。

关雁翎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工作思路清,2024年全省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展现的新气象,令人深受鼓舞,催人奋进。当前,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安徽建行坚持“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建行有行动”,过去的一年,紧紧围绕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履行好国有大行职能。

一是落实为上,服务国家战略落地。发挥安徽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投放贷款协同落地各区域项目261个;积极投资安徽省政府债券,规模四行第一;制造业贷款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和民营企业贷款新增等均位于建行系统前列。

二是迎难而上,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求,投放“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同业第一;认真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要求,普惠贷款余额多年保持同业第一。

三是向“新”而上,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完善服务机构,获批建行六家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之一,并于10月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及安徽众多科创企业、高校见证下授牌成立;在省分行成立一级部建制科创金融机构,专业服务全省科创企业。全力做大服务覆盖,科技贷款余额、新增同业第一,对全省科技企业服务覆盖度近50%。积极参与“基金丛林”,近年来组建产业基金规模超百亿,并通过基金为全省招引了多家企业;在AIC新政后,落地全国首支AIC试点基金。大力发展耐心资本,围绕半导体芯片、新能源、量子等安徽省“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联合建行子公司已累计投资一百多亿元,投资总额和当年新增额均列建行系统和安徽同业第一;为省内三个地市的政府背景企业并购上市公司提供了全面金融服务。

四是乘势而上,助力消费回暖复苏。积极对接“徽动消费”活动,深度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和文化旅游等特色场景的促消费活动;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余额同业领先;主动承接政府消费券,已成为全省政府消费券发放银行系第一大平台,带动消费增长超百亿元。

对于如何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会议精神和省两会关于2025年经济发展的各项要求,关雁翎表示,安徽建行将进一步自觉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巩固传统特色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向“实”而为,提升服务国家建设质效。分行将加大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皖北振兴等战略服务力度。发挥基建领域优势,助力“扩投资”,强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导向,清单式、任务制服务安徽省“两重”、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政策对应的重大工程项目。发挥房地产金融优势,助力“稳房市”,加大对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强县域金融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支持涉农领域融资项目,加大重点客户、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支持县域基础设施项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是向“新”而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加快“三地一区”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支持我省“617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首位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方面,充分发挥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优势,在继续做强商投行一体化、本外币一体化服务的基础上,强化数字化赋能,加强投资流、技术流和建行数字大脑工具应用,为全省4万户科技企业进行全面评价和精准画像,努力提高金融服务覆盖度,加大创新产品的适配落地,做强“皖美科创”服务品牌。绿色金融方面,2024年分行绿色贷款新增已占到全部新增的一半,将继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信贷支持,提升绿色贷款新增占比。普惠金融方面,持续优化创新,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持续推进无还本续贷,确保信贷资金稳定长效支持企业成长;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进一步为小微企业降低成本。养老金融方面,打响“健养安”品牌,按照分行“皖美养老”三年发展规划,加大幸福产业贷款投放和养老金融产品推广力度,建设养老金融专业银行。数字金融方面,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改善各类线上平台功能体验,让数字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三是向“优”而进,满足更好服务民生需求。发挥消费金融优势,助力“促消费”“惠民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求。促消费,主动对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发挥“建行生活”平台优势,做好各类政府消费券发放,在汽车、家电、家装等领域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更大力度满足消费金融需求。惠民生,提升个人住房贷款服务效率,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农民退宅进城按揭贷款等创新业务,跟进市场需求。增幸福,加大支持城市地下管廊、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居住幸福感。促增收,加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力度,支持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努力带动农民增收。(记者 刘礼飞 赵天祥 王菲)

相关热词搜索: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