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委一号文件指出: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围绕全市特色产业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做强做优特色农产品,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走进位于砀山县玄庙镇梨花村的野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大棚,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洁白如玉的白玉木耳、粉嫩可爱的贵妃木耳爬满菌袋,晶莹剔透,长势喜人。工人们正穿梭其间,忙着采摘、晾晒,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和传统黑木耳不同,该合作社种植的白玉木耳、贵妃木耳是近年来培育的新品种。这些木耳耳片肥厚、质地柔软,营养丰富,市场价格比普通木耳高出数倍,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优势。
由于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该合作社的年产值已超过1000万元。如今,小小的木耳已成为梨花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绽放出一朵朵“致富花”,助力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
一朵朵木耳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更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近年来,砀山县玄庙镇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通过 “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完善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发展格局,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蔬菜产量266.83万吨,同比增长4.6%,水果产量342.38万吨,同比增长4.1%,我市设施种植业棚室面积约40万亩。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约50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8.1%,居全省第5位。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耕产业振兴,抓好特色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品种创优、人才培训等多种形式,驱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全媒体记者:毛峰
新媒体编辑: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