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7-3035678投稿:suzhouxinwenwang@126.com广告投放:0557-3054418
首页 > 正文

十年征途尘与土 今朝宿州美洁净
2022-10-07 15:34   来源:掌握宿州APP   作者:  汪春松 

2012年,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2014年,获评“安徽省文明城市”;2015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2021年,向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发起冲击……十年光阴荏苒,十年春华秋实;十年默默无闻,十年接续奋斗。这十年,是宿州城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充满挑战的十年,是城市面貌不断发生新变化、展现新气象的十年。十年来,我市全面深化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破瓶颈、攻难关,抓品质、补短板,道路保洁实施新模式,厕所革命彰显新特色,垃圾分类更加精细化,市容市貌日新月异,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名片越擦越亮,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2013年12月、2015年4月、2015年6月,我市通过市场化改革“三步走”,完成市管道路全面市场化,实现道路清扫保洁从“人工为主、机械为辅”到“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深度清洁作业模式的转变。201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洁净宿州”的目标,宿州环卫以“机械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为手段,先后推行道路保洁“机扫、洒水、吸尘、捡拾”四位一体作业模式、“喷、刷、冲、洗、扫、保”立体化组合作业模式等,并增加了交通护栏及公交站台清洗作业,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为市民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截至目前,市管道路保洁面积由2012年的512万平方米扩大到978万平方米;城区道路保洁机械化作业车辆由2012年的11台增加至200台,机械化作业率由2012年的6.2%提高到99.4%。

公厕的变化,见证着城市的文明进步。2014年起,我市在省内率先实施“公厕革命”,加大公厕建设投入,并将公厕改造建设列为市政府惠民实事工程,全部免费对外开放。2015年底,城区64座老旧公厕改造工作启动。2018年至2021年期间,市环卫处回购社会化收费公厕4座,新建公厕70座,提升改造80座,零星维修93座,更新安装公厕导向牌200余块,公厕环境和服务质量持续优化。

据了解,宿城现有公厕530余座,其中自管公厕230座(市环卫处直管145座,埇桥城管分局管理85座),鼓励引导社会化开放公厕300余座。城区公厕已达3-5座/平方公里的标准,主城区达到“10分钟如厕圈”的要求。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我市从2016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试点引导工作,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分类处理目标,开展广泛宣传、试点引领,并分批投放四分类垃圾桶32组。

2017年12月,通过市场化招标方式,我市与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运营工作,投入资金140余万元,在市政务中心、雪枫小学(港利校区)、明日世纪花园小区、银河绿苑南区共配备可回收物收集桶124个、废旧织物收集桶21个、有害垃圾收集桶28个、智能分类垃圾桶4组、垃圾袋发放机4个。

2019年,《宿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出台,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程分类体系,在市直111家公共机构、13所学校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全覆盖。

2020年,出台《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宿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主城区餐厨垃圾统一收集运输,建设垃圾分类宣教中心1座。2021年,实施埇桥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项目(采购安装分类投放点657座,服务297个居民小区,户数约为13.6万户)和宿州经开区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含10个小区、2个园区公共机构,覆盖13856户)。项目完成后,城区年内实行规范分类的小区为428个,安装各类分类投放集中房(点)、亭设施940座,分类覆盖率为72.8%。

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不断完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二期项目,汴北中型垃圾转运站,市厨余垃圾协同处置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项目、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城区老旧中转站改造、新建工作稳步推进,规范城区垃圾倾倒作业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垃圾收集容器规范化、运输载体先进化、处理模式无害化扎实推进,环境治理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处理量达200万余吨,年平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全媒体记者:汪春松

新媒体编辑:陈影影


相关热词搜索: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