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遗址展示馆。记者 孙言梅 摄
垓下遗址展示馆内,讲解员向学生讲解出土文物。记者 孙言梅 摄
垓下遗址。(资料图片)
刘邦项羽垓下之战定乾坤。决战发生地就在固镇县及周边一带,伴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古战场之下还发现一座大汶口晚期史前古城。固镇县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打造升级垓下遗址安徽省考古遗址公园,游客跟着成语
游览楚汉相争古战场,走进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大课堂。
是战场 也是古城址
走进垓下遗址安徽省考古遗址公园,霸王别姬雕塑引人注目,项羽左手抱着自刎后的虞姬,右手直指苍天,满怀悲怆。落日余晖下,耳边似有金戈铁马声,楚旌汉旗恍如就在眼前。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公元前202年,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退至垓下,深堑防守,兵少粮尽。刘邦汉军及各路诸侯重兵重重包围,展开垓下决战,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垓下古战场遗址。通过文献考证和考古发现,可以确定当时的垓下古战场在安徽灵璧县、固镇县、泗县一带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固镇县垓下遗址实际是整个垓下古战场遗址的一部分。
“固镇地区目前发现的关于垓下之战的遗迹众多,存世的‘霸王城’就有湖沟霸王城、小王庄霸王城、垓下霸王城三处,遗址及周边还出土了大量箭、矛等兵器。” 固镇县垓下遗址管理中心副主任张静静告诉记者。
这场战役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十面埋伏”等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传说,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2007年至2009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垓下遗址进行了连续考古发掘。通过大面积的考古勘探、局部试掘和发掘,考古人员发现在秦汉时期的垓下古战场之下,还叠压着一座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内外发现壕沟、城墙、台基等遗迹,主体年代为大汶口文化晚期。
城址坐北朝南,临水而建,城内面积约15万平方米。考古发现,城墙外有壕沟,城内有台形基址、成片红烧土堆积、窑址、水井、沟槽以及早期排房、台形基址,陶窑、墓葬等。其中,在遗址西北部的城墙顶上,清理出的一组排房尤为突出。
这组排房顺城墙方向而建,由5间联排房屋和1间独立的附属性房屋共同组成,墙壁内侧与地面均抹有细腻的白灰,由于经过火烤,墙壁和地面质地坚硬平整,表面色泽鲜亮,局部光滑如镜,墙、地相接处甚至还绘有红色脚线,说明房屋居住时间较长,并历经多次修整改造。
在东城墙上发现有早期地震断层遗迹,为研究地震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考古人员还在城垣及城内六个发掘点发现了夹砂陶、泥质灰陶和泥质黑陶等陶器残片,还有少数黄陶、白陶,可辨器形有罐、鬶、盆、壶、杯、器盖以及鼎足等,器表多素面,纹饰以篮纹为主,间有堆纹、绳纹、方格纹、凹弦纹、线纹等,体现出龙山文化的共性特征。
要保护 也要传承
从平面图上看,沱河由垓下城址西侧绕至北侧,蜿蜒东流。遗址所处的淮河中下游地区,是古代重要的文化交汇地带。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安徽史前城址的研究空白,也是淮河中游地区首次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址,为揭秘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考古发掘成果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3年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发掘重启,山东大学考古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镇县政府三方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今年,垓下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再次获批,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目的在于通过科学严谨的发掘,进一步廓清整个遗址的年代、性质、布局、结构及演变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前期发掘成果,对深入研究垓下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以及遗址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更准确参考。
近年来,固镇县发力实施垓下遗址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等专项攻坚工程,高标准编制《垓下遗址保护规划》,启动垓下遗址西北段保护、垓下遗址城垣遗址本体保护、垓下发掘区域回填保护、垓下遗址安全技术防范等国家文物保护项目。通过举办垓下古城及汉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研讨会,组织人员到良渚、盘龙城、凌家滩等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规划编制《垓下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垓下遗址核心区环境整治方案》,积极开展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类景区创建工作,为遗址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启动垓下遗址旅游公园建设,全面提升垓下历史、文化、民俗魅力,打造固镇文化地标和旅游新名片。”固镇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垓下遗址核心区环境整治、景观大道外立面改造、研学营地和生态停车场等一批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相继建成考古成果展示区、非遗体验区、垓下遗址展示馆、青少年研学营地以及占地数百亩的四季花海,每年吸引大批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垓下遗址获评安徽省首批考古遗址公园。
有“说头” 也有“看头”
在考古展示体验区,来自蚌埠市区的学生朱子岩体验了一把文物如何修复。“哇,我终于把这个小陶壶修复好了。”朱子岩说。
“我们定期与固镇县博物馆、相关学校合作开展文物修复、文物知识小课堂等活动,通过与文物近距离‘交流’, 激发孩子们对文物保护及文物修复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了解遗址历史和文化。”张静静说。
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一个文化遗址就是一所学校,一件历史文物就是一个故事。依托垓下遗址资源,固镇县推出史前考古探源、军事战争体验、非遗传承、民俗文化展示、考古现场参观等10多个经典研学主题系列、4条经典研学线路,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等多龄段的研学体系。垓下遗址景区被列入“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
2023年7月,垓下遗址景区成功创建4A级景区,不仅实现了蚌埠县域4A级景区“零”的突破,更将垓下的厚重历史与动人传说传播至更远处。不久前,固镇县启动以“千年古战场 虞美菊飘香”为主题的首届文化创意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面向全国征集优秀作品,鼓励参赛者将固镇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传统等元素融入设计中,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推动文物“活”起来、遗址火起来。
“垓下遗址公园还规划打造占地面积230亩的垓下国防教育基地,预计今年暑期投入使用;垓下遗址博物馆进入招标环节;垓下民宿、楚汉战争3D沉浸式体验馆等项目融入固镇县村落江淮(垓下历史文化名村)改造提升项目。”固镇县文旅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正以垓下遗址为基础,串联起县博物馆、谷阳城遗址公园、津浦铁路固镇遗址公园、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等景区,通过抓项目、挖文化,盘活资源,深入挖掘和阐释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新义,做到既有“说头”又有“看头”,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记者 孙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