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市借着长三角的“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推进与沪苏浙地区资源共享,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我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力争为全市参保人员提供更优质、更便民的医疗保障服务。目前,与长三角地区实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医院有7120家,已实现住院全国范围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长三角地区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跨省异地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率先在全省实现长三角地区医保门诊直接结算全覆盖。
我市还采取委托管理、建设分院、科室共建等方式,积极引进沪苏浙优质医疗资源,探索开展跨区域远程诊疗合作和公共卫生科技联合攻关。截至目前,长三角知名医疗机构与我市已开展医疗合作项目22个。通过一系列跨区域深度医疗合作,优质医疗资源对接帮扶举措在我市得到有效实施,群众就医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实现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既是长三角教育更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更高程度发展的重大机遇。我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教育协同发展,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引进沪苏浙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资源,通过设立分校、协作帮扶、学校联盟等方式提升我市办学水平。埇桥区与杭州市上城区、泗县与杭州市滨江区、砀山县与杭州市西湖区、灵璧县与杭州市临平区、萧县与杭州市拱墅区,先后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深化合作,促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各县区与杭州市结对城区27所学校建立结对关系,共选派178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及校长赴杭州市相关学校培训。
关键小事跨域办。我市扎实推进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通过统一业务规则和标准、设置线上专区和线下专窗、强化平台支撑,构建以场景应用驱动的跨省通办服务体系。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我市不断推进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大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得到便捷办理,人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更便利。
全媒体记者:郑彬
新媒体编辑: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