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财政局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10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税收收入46.40亿元,同比下降4.0%;非税收入41.70亿元,同比增长19.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9.57亿元,同比下降4.6%。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54.18亿元,同比下降7.0%;政府性基金支出86.14亿元,同比下降49.2%。
上半年,我市财政运行成效表现为:(一)减税降费精准落实。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0.94亿元,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其中,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新增减税4.59亿元;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由3%降至1%政策新增减税0.98亿元;小微企业减征所得税政策新增减税0.81亿元;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新增降费0.59亿元。(二)财政保障积极有为。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上半年,全市拨付暖民心行动资金1.65亿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调整提高4.5%、7%,拨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20亿元,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专项债券重点发力。上半年累计发行4批次18.38亿元专项债券,支持24个项目建设;累计推荐147个专项债项目入省级库,已发行235.21亿元,撬动总投资918.44亿元。政府基金撬动发力。设立产业投资引导母基金3支,总规模30亿元;已设立子基金3支,总规模4.075亿元;拟设立子基金14支,总规模63.6亿元。(三)财政改革深入有效。零基预算改革深入推进。2022年起,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2023年,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纳入市委深改委2023年深化改革事项,持续深入推进。绩效评价贯穿始终。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今年选取19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年度预算资金29.14亿元,持续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实现项目评价四本预算全覆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2022年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考核居全省前三;今年梳理出59项政策202条服务事项,上半年通过“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付惠企资金6222万元,惠及414家企业。
全媒体记者:宋户户
新媒体编辑: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