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文旅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创新、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展现亮点。上半年,全市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465万人次、同比增长34.78%,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41.69%。
近年来,我市传承乡村特色文化,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和项目申报力度,实施萧县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展陈提升、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展示项目,埇桥区闵子骞祠、林探花府西侧院落的修缮工程,以及符离镇沈圩古楼、栏杆镇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旧址系列修缮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处革命文物被安徽省文物局列为全省首批和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供给,共建成132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超100%。举办“送戏进万村”演出4830场、乡村村晚200余场,线上线下观众达220余万人次,其中泗县屏山镇老山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培养公共服务人才。截至7月,各县区累计培育乡村文化带头人100余人,获批国家级乡村文化旅游带头人2人,获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48人、市级140人、县区级800余人。
“我们将以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活态利用,指导各县区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打造特色民宿、高星级农家乐,推出一批‘必游’精品路线、‘必进’特色美食名店、‘必吃’风味宿州名菜名点名宴,打造‘皖美好味道’这张旅游‘金名片’。”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媒体记者:郑彬
新媒体编辑:崔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