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埇桥区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深挖林业资源潜力,着力打造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探索出一条平原绿化催生生态产业,从“绿色制造”变“绿色智造”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埇桥区是全国杨木产业示范区、中国绿色家居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现有林地94万亩,活立木蓄积505万立方米,林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1500余家,产业相关从业人员3万余人。
近年来,埇桥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原材料抓起,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年产杨木12万立方米,保障木材来源。实施“百村万树”绿化提升、河渠绿化(木材培育基地)等林业重点工程,在村庄周边、道路两旁、库塘堤边等隙地见空补绿、见缝插绿,集中栽植以杨树雄株为主的用材林42万株,为林产品加工业提供可持续原材料支持。全面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成区、乡、村三级林长制体系,设置三级林长581名,选聘生态护林员232名,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2023年度埇桥区林长制实施成效综合评价位居全市前列。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埇桥区一些乡镇涌现出一批从事木材初加工的板材厂,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以皖北最大的家居板材生产园区为载体,埇桥区积极开展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加快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4.7亿元,基本建成4.9平方公里核心区。以绿色智能家居产业链鱼骨图、重点招商企业分布图为指引,埇桥区围绕打造以板材家居产业为主体、上下游产业相衔接的高端专业产业示范园区,开展针对性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绿色家居产业企业2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65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专精特新企业14家、行业领军企业4家,工业年产值突破120亿元。
强化科技引领,抓好企业技术改造。埇桥区通过胶合板企业大气污染物综合改造提升行动,落实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提高末端收集治理效率。22家胶合板企业甲醛年排放量从14.65吨减少至0.77吨,污染物减排比例接近95%。搭建平台,促进企业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在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TATA木门、天东门窗、东大木业等近20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产学研合作关系,多个项目获得国家专利。
全媒体记者:张旭
新媒体编辑:娄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