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57-3066397投稿:suzhouxinwenwang@126.com广告投放:0557-3054418
首页 > 正文

“离离原上草” 千年萌新芽
2025-05-12 17:24   来源:宿州市广播电视台   作者:   

地处安徽东北部的宿州市,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南乡子·宿州上元》中,称宿州为“此去淮南第一州”。要说宿州与诗人的渊源,不得不提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少年、青年时代生活成长于古符离的白居易,在宿州留下了他的脚步、他的爱恋、他的诗篇。宿州也被称为白居易的第二故乡。

12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以惊世才华,为后世留下了千古绝唱《赋得古原草送别》。

你们知道吗?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符离村,正是这首诗作的诞生地。在符离,白居易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留下大量诗词名篇。

符离,一座历史悠久的城镇,因北有离山、地产符草而得名。古符离就位于现在的符离镇。唐代的符离,是个清幽恬静的地方,比起秀丽的江南,这里别有一番宜人的情趣。尤其是附近的陴湖,夏季一到,湖岸青草离离,湖中碧波粼粼、白鸥翩翩。这片皖北平原上的小镇,虽非白居易故土,却是白居易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被其称之为“故居”“故园”。

据宿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考证,从11岁随父迁至符离,到33岁移家长安,白居易在符离前后生活22年,度过了“昼课赋,夜课书,不遑寝息矣,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苦读生涯,为他的文学才气与学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白居易15岁时在符离写下现存作品中最早的诗歌《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时年十五》,16岁时写下千古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此诗展露出的才华让大文豪顾况赞赏不已,从此诗名大振。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千古名作,就是白居易在宿州符离送别自己友人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原野上茂盛野草秋枯春荣、生生不息地描写,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野草生命力的顽强,虽然写的是野草,但诗人是在借野草的荣枯抒发自己送别友人时绵绵不尽的依依惜别之情。

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会长赵汗青认为,宿州方言中,“离离”既形容草木茂盛,又是“离山离水”的地理指称。而诗中的“草”即宿州北部山区包括离山一带独有的、生长旺盛的“符草”,坚韧如丝。作为诗歌意象,白居易用方言俗语“离离”描摹草木和地理象征,用“野火烧不尽”暗喻离山游子坚韧品格,让“离离”成为跨越千年的文化符号。

据悉,白居易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与宿州相关的诗歌,这些诗歌赞美宿州山水、记录地方民情、展现唐代风貌,特别是让“离离”“符草”成为宿州独有的文化地标和符号,为宿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千年文脉的传承,不仅体现在诗词歌赋中,更深深植根于宿州的文化土壤。如今,宿州正以创新的文化实践,续写白居易与这方山水的故事。

本周,宿州即将迎来“千秋对话 诗韵宿州”白居易诗词大会。

从千年前的诗人栖居,到今天的文旅融合,宿州正以白居易文化为纽带,持续打造“白居易IP”,不断增强宿州文化影响力、文旅知名度,全方位提升宿州城市品牌形象。

相关热词搜索: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