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宿城第一初级中学的50余名学生,在市水利局的精心组织下,走进汴河博物馆,开启“节约用水、水资源·水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研学活动,于历史长河中汲取智慧,在实践探索中厚植生态理念。
步入汴河博物馆,一幅展现汴河历史变迁的巨幅壁画映入眼帘,讲解员以“水”为脉络,从隋唐时期通济渠的贯通,到北宋漕运的繁荣,再到新汴河的挖掘,将宿州因水而兴的故事徐徐展开。复原的古汴河码头场景,让学生们仿佛置身千年前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热闹景象。在水利工程展区,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碰撞尤为精彩。学生们围在“埽工”技术模型前,边看边了解用梢料、绳缆捆扎而成的传统护堤方式;通过互动屏幕,直观了解现代水利枢纽的运行原理。
“通过参观,我学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也感受到了宿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后,我会从自己做起,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把家乡的水文化传承下去!”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汴河路校区九年级三班学生张若琳说。
“此次研学是水利科普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未来将联动更多学校,通过‘博物馆+实地考察+实践行动’的模式,引导青少年成为水文化的传承者、水生态的守护者,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注入青春力量。”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融媒体中心:张旭
新媒体编辑:崔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