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百万头肉牛”行动,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在产业布局上再定位、再发力,全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肉牛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我市地处中原优质肉牛产业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在肉牛养殖上具备天然的气候优势。同时,秸秆资源丰富,2023年各类农作物秸秆量为767万吨,其中饲料化利用量达296万吨,可为60余万头肉牛提供丰富的秸秆饲料。2022年、2023年,全市肉牛出栏分别达9.69万头、9.71万头,均居全省第3位。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 ,我市制定出台了《宿州市百万头肉牛行动方案》,成立了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思路和目标,制定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扶持,多措并举发展肉牛产业。
大力实施优质品牌培育行动,以西门塔尔、安格斯等为主推品种,打造育肥牛供应基地,挖掘本土龙头企业潜力,做优做精灵璧黄牛肉等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肉牛企业和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宿州市淮海畜牧业供港活牛养殖场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供港活牛注册登记企业,自1992年起连续30多年一直保持稳定的供港业务。2023年,该公司供港活牛2155头,产值6000万元,供货量和金额均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我市还引导新增产能向加工龙头企业周边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就地加工增值,集中培育和引进饲料加工、品种改良、健康养殖、屠宰加工、熟食开发、冷链物流、有机肥生产等产业化项目,形成上下游协作紧密、产业链相对完整、辐射带动能力强、综合经济效益高的肉牛产业化集群。
目前,我市开工在建肉牛重大项目7个,预计8月底前全部完工,建成后可增加肉牛存栏1.8万头、屠宰能力1.2万头。围绕打造成长三角肉牛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实现到2027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50万头、出栏量达2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到2030年,肉牛饲养量达10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达200亿元的目标任务。
全媒体记者:姚舜语
新媒体编辑:冯海燕